紹琬看書

Category Archives: 美食新聞

以系統觀念協同推進黃河大治理

以系統觀念協同推進黃河大治理

【光明論壇】

方馨「追分」如願要嫁了 本人回應:不知會不會成功

作者:陳靜(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阿黛尔的冷面公爵

北市YouBike前30分免費議員憂借嘸車 建議尖峰維持付費

堅持系統觀念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將系統觀念貫徹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全過程,成功實踐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協同推進大治理。

告五人3平台累播2亿次!行程排到2025许愿「家乡开唱」

堅持前瞻性思考,立足前沿,開創黃河治理的新局面。黃河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卻一度因先天不足和後天失養展現出脆弱的生態體系,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凸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立足黃河流域生態脆弱的現狀,着眼黃河治理髮展的千秋偉業,提出新理念、進行新探索、作出新安排,開創了黃河治理的新局面。一方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黃河治理新理念,順應自然、尊重規律,系統推進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與修復,將生態保護、生態治理、生態建設、生態利用有機結合,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提高生物多樣性,實現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另一方面,堅守法律準則,開啓依法治河新篇章。針對生態環境脆弱這一黃河流域最大的問題,爲更好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效解決黃河治理存在的問題和突出困難,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黃河保護法頒佈並實施是黃河流域保護的里程碑,明確黃河流域生態大治理中各方的權責邊界和法律責任,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實現黃河流域生態大治理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断桥残雪 小说
血刃踏尸行

堅持全局性謀劃,統籌協調,實現黃河治理的機制優化。爲更好地協調中央和地方、黃河流域、地域之間相關權責部門在黃河治理中的職能,黨中央堅持全局性謀劃,提出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籌協調機制,即國家統籌、流域機構統管、省級協調、部門聯合、專家諮詢爲一體的黃河流域協同治理創新性機制,對央地職能、流域任務、地域職責、部門使命進行細緻且明確的劃分,規範各參與主體的職責範圍;打破行政區劃與流域劃分的壁壘,突出地域之間的統籌協調,實行流域與區域相結合的黃河統籌治理模式,建立黃河流域上中下游跨地區、跨部門統籌協調、系統高效的協調機制,特別是黃河流域省際河湖長聯席會議制度的落實,實現“重大事項國家統籌+重點事項流域機構統管+相關事項省際協調合作”的流域治理模式。全局性的統籌協調既保證了各相關部門內部重點工作的完成,也實現了各部門之間工作的配合與協作,將各部門針對的制度舉措納入統一框架,進行統籌安排,形成制度合力,從而更好地實現黃河流域生態功能完整性、系統性、綜合性的保護與修復。

最強複製 煙雲雨起

堅持戰略性佈局,洞悉大勢,開闢黃河治理的廣闊前景。黨的十八大以來,爲進一步推動黃河的保護與治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堅持戰略性佈局,秉持系統觀念,聚焦戰略定位、鎖定戰略目標、明確戰略部署,科學規劃和統籌黃河治理,不斷開闢黃河治理的廣闊前景。戰略定位上,將黃河定位於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標杆、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試驗區和中華文化傳承弘揚的重要承載區;戰略目標上,國家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兩步走”的戰略規劃相統一,突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強調到本世紀中葉,要實現黃河流域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水平大幅提升,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瞭行進方向;戰略佈局上,構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一帶五區多點”的空間佈局,既囊括了連通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北方防沙帶和黃河口海岸帶的沿黃河生態帶,又包含了以黃河上中下游5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爲主的水源涵養區,更涉及多個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和珍稀植物分佈區,使得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更加全面、立體。

堅持整體性推進,因地制宜,實現黃河上中下游協同治理。整體性是系統觀念的核心要義。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從事物的整體着眼、謀劃推進,防止工作畸輕畸重、顧此失彼。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要求把黃河生態系統作爲一個有機整體來謀劃,充分考慮黃河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差異,因地制宜,形成上游“中華水塔”穩固、中下游生態宜居的生態安全格局。上游地區,着重加強水源涵養能力建設。在“中華水塔”三江源地區,全面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爲一體的生態要素,恢復生物多樣性,實現生態的良性循環發展;加大力度保護和修復青海玉樹和果洛、四川阿壩和甘孜、甘肅甘南等地區的河湖溼地資源,保護好黃河的重要水源補給地;着力減少過度放牧、過度資源開發利用、過度旅遊等人爲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和破壞。中游地區,重點抓好黃河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黃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水少沙多、水沙關係不協調,是黃河複雜難治的癥結所在。緊緊抓住水沙關係調節這個“牛鼻子”,完善水沙調控機制,加強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深化農業面源污染、工業污染、城鄉生活污染防治和礦區生態環境整治,明確黃河中游地區生態保護的基本方針。下游地區,大力推進溼地保護和生態治理。加大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保障河口溼地生態流量,擴大自然溼地面積;積極建設集防洪護岸、水源涵養、生物棲息等功能爲一體的黃河下游綠色生態走廊;促進黃河下游河道生態功能提升和入海口生態環境改善,開展灘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促進生態保護與人口經濟協調發展。

夜叉之瞳(境外版)

143亿观看神漫!明年新番《我独自升级》台湾12月推出特映会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04日 03版)

編輯:聶粵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南韩陷少子化!若无法提升出生率 2070年人口降至4000万

Category Archives: 美食新聞

石油天然氣暴跌,能源危機解除!歐洲光伏的底層邏輯,還成立嗎?

石油天然氣暴跌,能源危機解除!歐洲光伏的底層邏輯,還成立嗎?

圖1;歐洲天然氣價格;歐元/兆瓦時;資料來源:LSEG

上圖顯示,歐洲天然氣價格在經歷俄烏衝突、北溪檢修、北溪爆炸等不同階段之後,已有半年時間徘徊在50歐元/兆瓦時的下方,不到高點的六分之一,接近2021年水平。

圖2;來源:Trading Economics

最强改造 小说

如果我們把時間放大到五年週期來看,歐洲天然氣價格波動則更爲直觀。歐洲天然氣在2022年因爲極端事件形成的“人造牛市”,已經成爲過去。看完表象,我們再從微觀上看一下歐洲的當下。

ABB E-mobility 在义大利设充电桩生产基地

來自《貿易經濟學》(Trading Economics)的消息說,10月6日,受雪佛龍公司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工廠的工人計劃恢復罷工的消息刺激,歐洲天然氣期貨上漲5%,至每兆瓦時38歐元。這些罷工活動對全球天然氣供應構成一定威脅,特別是在北半球臨近冬季供暖季節之際。

放在過去,沒有什麼能夠比戰爭、罷工、停產這樣的突發事件更能影響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了。大宗商品商都會以此作爲投資套利的工具。然而,即使罷工這樣的消息,也已經無法動搖經歷過大風大浪考驗的歐洲天然氣的大勢。

所以,《貿易經濟學》同時指出,儘管天然氣價格出現短期上漲,但由於10月份天氣預測溫和、需求下降以及庫存水平較高,本週天然氣價格的整體趨勢顯示,下跌仍超過9%。目前,歐洲的儲氣設施容量已超過96%,並且仍在持續注入天然氣。另外,歐洲工業需求在不斷減少。以上這些都有助於維持相對穩定的天然氣價格。

圖3;來源: 數據和商業智能平臺Statista,趨勢與圖1、圖2高度一致。

由於天然氣和煤炭是歐盟主要的發電來源,佔2022年發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電價高度依賴於這些商品的價格,所以歐洲的電價與天然氣價格走勢高度趨同是再也正常不過的。這和我國的電價走勢不太一樣。

探索艺术涂料的无尽可能性

最近,路透社用一篇長文回顧了歐洲的能源危機。一年前,北溪管道被人爲蓄意爆炸遭到破壞。一年後的今天,誰獲益最大,誰的嫌疑自然就最大。另外,歐洲能源危機,是如何一步步解決的呢?

根據牛津能源研究所的數據,在俄烏衝突之前,北溪1號管道在2021年佔歐洲天然氣進口量的15%,北溪2號已規劃但從未真正投入運營。北溪管道被炸時,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了三倍。

據歐盟能源專員卡德里西姆森介紹,過去一年歐盟已經迅速提高了運輸相關替代物資的能力。根據歐盟數據,俄烏衝突之前,俄羅斯每年向歐洲輸送約1,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其中絕大部分通過管道輸送。2022年,歐盟的管道天然氣進口量下降至600億立方米。今年,歐盟預計這一數字將降至200億立方米。

那麼,究竟是誰替代了俄羅斯呢?答案是挪威。挪威已取代俄羅斯,成爲歐盟最大的管道天然氣供應國。

另外,在美國天然氣出口的直接帶動下,歐洲液化天然氣(LNG)進口激增。去年,希臘和波蘭開通了輸送非俄羅斯天然氣的新管道。芬蘭、德國、意大利和荷蘭都開設了液化天然氣進口碼頭,法國和希臘還計劃開設更多用於液化天然氣進口的碼頭。

圖4;歐洲每月天然氣進口量;藍色爲挪威,紅色爲俄羅斯,綠色爲歐洲大陸天然氣網;單位:GWh/天

德國曾是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最大買家,一直在佈局新的天然氣基礎設施。Seaboard公司(一家美國運輸企業)大宗商品分析師Ole Hvalbye表示,該公司已開設三艘浮式儲存和再氣化(FSRU)船,能夠進口的天然氣,相當於每年從俄羅斯北溪1號輸送的55bcm(550億立方米)的50%-60%。

公证贺词逗新人 提醒登记才算数

爲了保障供應,歐盟開始聯合購買非俄羅斯的天然氣。它還引入了備用規則,要求各國在危機中與鄰國共享天然氣,並同意各國有填充天然氣儲存的法律義務,這些儲存通常是用來應對消費季節性變化的商業場所。

如前所述,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數據顯示,整個歐盟的天然氣儲存目前已高達96%,完全充滿後將可以滿足歐盟冬季天然氣需求的三分之一。

圖5;歐洲儲氣庫儲存情況,紅線爲2023年水平

賴清德舊金山僑宴 蕭美琴:僑胞讓世界看見台灣韌性

儘管歐盟和各國政府的政策也在促進節能,但避免能源短缺的真正原因還是高價格導致的需求銳減。

天氣因素起到了一定作用,因爲溫暖的冬季使得取暖所需的能源更少。由於去年是個暖冬,歐洲在今年春天很早結束了天然氣需求旺季,這使得儲氣庫異常充足,同時也導致今年補充天然氣儲備的壓力更小。

一些分析師表示,除了今年冬天天氣的不確定性之外,能源使用減少,其實是因爲歐盟的工業生產正在永久性收縮。

雪中悍刀行 小說

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央行最近表示,由於工業陷入衰退,該國經濟本季度預計將出現萎縮。

Energy Aspects估計,到2024 年時,比利時、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葡萄牙、荷蘭和西班牙這些國家,在2017-2021年平均工業天然氣的需求中,有8%可能會永遠消失。

安迅思 (ICIS) 天然氣分析主管湯姆·馬澤克-曼瑟 (Tom Marzec-Manser)認爲:“歐洲已成功實現了對俄羅斯天然氣的替代,但實際上,這背後是以犧牲更廣泛的經濟活動作爲代價的。”

隨着歐洲增加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更加積極的能源轉型,也在客觀上推動了天然氣需求的減少。

Wood Mackenzie表示,歐洲2023年的新能源新增裝機預計在56GW左右,這意味着18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減少。

圖6;歐洲天然氣需求;單位:BCM(10億立方米)

今年7月,Rystad Energy發佈了一份分析報告,認爲歐洲來自中國的光伏組件庫存已達到40GW,到今年底將達到100 GW。

趕碳號當時分析,綜合我國的出口和歐洲的新增裝機以及海運在途等各項因素,40個GW的庫存可能都偏保守,應該在70GW左右。同樣,儲能產品的海外庫存在出口中的佔比,應該不會比光伏組件佔比更小。當然,中國光伏、儲能企業海外倉問題,是另外一個話題,並非今天討論的重點。

金宇彬曾罹癌「《末日騎士》狂抽菸」惹議 導演火速發聲

2022年對於我國光伏與儲能企業來說,無疑是過去以來最亮麗的高光時刻。海外特別是歐洲市場高增,形勢一片大好。

正是受俄烏衝突等極端事件影響,2022年歐洲光伏與戶儲市場均迎來大爆發,我國的光伏與儲能產品出口,同樣實現爆發式增長。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太陽能電池出口增長67.8%,其中歐洲市場佔比高達46%。GCII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儲能型鋰電池出口增長更是高達170%。

(杭州亚运会)举重综合:收官日韩国、巴林各取一金

趕碳號認爲,歐洲光伏、儲能的大市場,未來可能仍存在諸多變數。在此,筆者試圖通過能源危機的解除、新能源競爭的長期性以及歐美製造業的現實這三個方面,和大家做一些討論。

首先,能源危機的消失,其實是對中國光伏、儲能企業的一種不利契機。

歐洲的能源危機彷彿一夜之間就消失了。至少從能源的剛性需求上,歐洲人已經度過了最緊急、最要命的時刻。化石能源如果越來越便宜,在不考慮氣候危機的前提下,能源轉型速度的確有可能會放緩——除非他們擔心自己在新能源產業的競爭中掉隊。

石油天然气暴跌,能源危机解除!欧洲光伏的底层逻辑,还成立吗?

對於不同經濟體而言,在矛盾激烈到一定程度以後,放下成見、共同尋求和建立起大家都能接受的、公平的遊戲規則,纔是符合全體共同利益的一種終局。對此,我們應有信心,也必須要有信心。

實際上,在實實在在的利益面前,道德往往是脆弱的。特別是當下,西方主要經濟體普遍增長乏力、金融與債務危機四伏,同時疊加地緣政經關係日趨複雜、保護主義盛行等各種因素,氣候目標實現起來,也許會變得更加艱難。

舉個眼前的例子,日本核廢水排海,其實就是在利益與道義、個體利益與共同利益之間,做出了匪夷所思的選擇。

第二,從能源安全角度,這不僅是關於人類共同命運的一場合作,更是關於自身未來的一場競爭。

能源是百業之基。新能源,打個不太準確的比喻,就是未來的石油、天然氣、煤炭。誰掌握了它,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掌握了世界的未來。

所以,在化石能源時代掌握主動權的歐美,自然不甘落後;享受石油紅利半個多世紀的中東,同樣不甘落後;新興經濟體當然更不會——至少在新能源面前,大家是相對平等的,不能再次輸在起跑線上。

這就是能源安全的本質。所以,新能源領域的全球化競爭,一定是長期而全面的,一定是深入而徹底的,一定是激烈而殘酷的。所幸的是,我們現在遙遙領先走在了前面,但切不可掉以輕心——在覈心技術上,在關鍵原料上,在製造能力上。

第三,從現實看,新能源製造業正在重構傳統制造業。

搶人才!資誠9月舉辦兩場校園徵才

今年10月1日以後,歐盟開始正式徵收碳稅,從現在到2025年爲過渡期,從2026年至2034年間逐步全面實施。這是一項複雜的挑戰,在未來也可能會工具化。

Vlog直立拍攝更方便!Canon推PowerShot V10 大尺寸光圈、還有翻轉螢幕能自拍

另外,最近一個月來,歐盟針對我國的光伏、鋰電、新能源車,連續出臺了不少法案。所謂反補貼也好,所謂減少對關鍵物質供應的單一依賴也罷,其實都是表象。

從歐洲當下現實看,如前所述,其工業正在萎縮,甚至包括德國這樣的製造強國、汽車工業強國。所以,這也就能夠解釋,爲何歐洲應對氣候危機與能源轉型都如此迫切、仍要在上述領域頻頻製造矛盾。

想摸幸运舰

多少年來,歐美已經適應了中國製造的物美價廉,我們也習慣了賺辛苦錢。這沒有問題,但這並不合理,也不公平。所以,當中國企業進入高端製造業、特別是我們的高端製造業正在重構既得利益者的高端製造業時,發生矛盾和衝突,幾乎是一定的。

今年一季度,我國取代日本,成爲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這個消息對於日本、對於德國是一種多大的心理震撼,可想而知。

當然,我們自己的光伏新能源企業已經卷到不行,卷完國內卷海外。中國企業多少年下來,早已經習慣了價格戰,但通過技術專利等壁壘、習慣於享受高毛利的歐美企業肯定吃不消。

当然请给我精神损失费

綜合以上,歐洲光伏與儲能市場會發生微妙變化,在趕碳號看來是一種必然。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如何提前洞察到變化、並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纔是最重要的。

丁允恭与女记者在办公室嘿咻3次 惩戒案二审开庭未现身

Category Archives: 美食新聞

成都新津時代成爲寧德時代第四座零碳工廠,電池零碳製造加速

成都新津時代成爲寧德時代第四座零碳工廠,電池零碳製造加速

近日,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的全資子公司——成都市新津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津時代”)獲得全球知名認證機構SGS頒發的PAS2060碳中和認證證書,正式躋身零碳工廠行列,成爲寧德時代第4家獲此認證的零碳工廠。

养生大师患癌离世,享年59岁,反思:3种行为不养生可能反致癌

10月2日,寧德時代在公告中表示,隨着新津時代升級爲“零碳工廠”,寧德時代向“2025年實現核心運營碳中和,2035年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的零碳戰略目標更進一步。

資料顯示,新津時代位於四川成都市新津區天府智能製造產業園,2021年2月1日成立,註冊資本10億元。工廠擁有動力/儲能生產基地,產能爲10GWH,於2021年7月開始量產,未來這裡還將設立西南運營總部和成都研究院。

新津時代生產基地

防不胜防!3艘快艇刚被反舰导弹摧毁:8架乌军无人机就被炸成废铁

據寧德時代介紹,建廠伊始,新津時代便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規劃清晰的節能減排路徑;不斷在能源利用、交通和物流、生產製造等環節進行改造和創新,全力減少碳排放。

將數字化技術廣泛深入地應用在工廠碳減排全鏈路,是新津時代的核心舉措之一。新津時代打造CFMS智慧廠房管理系統,爲綠色能源系統提供智慧大腦,實時檢測設備狀態,協同優化系統總能耗與各子設備狀態,守護能源安全和穩定。

Lisa疯马秀内场照风格大变,门票300欧仍被嫌贵,购票观众曝细节

在綠色製造方面,新津時代搭建了數字化生產中控管理系統,全局化目視管理可大幅降低工序損失;AI視覺檢測系統可以自動學習和提取缺陷特徵,在模切分條、卷繞等多環節提升檢出率。

同時,新津時代對物流鏈條進行電動化改造,廣泛使用電動運輸工具,實現從供應鏈到生產到用戶端的零碳運轉。在能源使用上,新津時代全部採用水電可再生能源,爲生產製造提供清潔能量。

目前,寧德時代在全球共有13家生產基地,去年3月,四川時代宜賓工廠成爲全球首家電池零碳工廠。

王立平当选江苏省南京市政协主席

今年4月,寧德時代在上海車展上發佈了零碳戰略,承諾在2025年實現核心運營碳中和,在2035年實現價值鏈碳中和。這意味着,兩年後寧德時代的電池工廠將全部變爲“零碳工廠”;十二年後,寧德時代的電池將全部變爲“零碳電池”。這些目標全部完成後,將幫助純電動汽車全生命週期減碳40%以上。

织部凛凛子的业务日报

寧德時代開展全方位碳管理是從2022年開始。根據寧德時代2022年《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報告》,公司全年推進節能減排項目超400項,累計減碳447230噸;綠色電力使用比例上升至26.60%;每KWh電池產品排放量下降24.89%,單位營收排放量下降40.25%。

具體來看,以四川宜賓工廠的零碳實踐爲例,通過採用CFMS管理系統,實現設備主動化控制,節能約8%,每年可節省18973噸標煤,減少碳排放19792噸二氧化碳當量。通過設備定量化運行及節能化排產,有效減少冗餘的設備開啓,每年可節省12373噸標煤,減少碳排放15020噸二氧化碳當量。

電池企業零碳製造勢在必行

目前國內的電池企業中,除了寧德時代,在零碳製造方面走在前列的還有遠景動力和海辰儲能。

其中,2023年2月,遠景動力江陰工廠獲得了中國首個五星級零碳工廠雙認證,併成爲中國節能協會零碳工廠評價及披露平臺首批上榜工廠。此外,遠景動力通過資助VCS標準下“碳避免”和“碳消除”項目的方式,實現了2022年的全球運營碳中和,並獲得了權威機構英國碳信託 (Carbon Trust)認證,成爲全球首家實現運營碳中和的電池企業。

防不胜防!3艘快艇刚被反舰导弹摧毁:8架乌军无人机就被炸成废铁

此前9月26日,海辰儲能廈門工廠獲得PAS2060碳中和認證證書,成爲該公司首家零碳儲能電池工廠。

从U.S. News最新排名,聊聊美国名校相亲群鄙视链

在業內人士看來,實現電池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管理和零碳生產,對於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而言,也是迫在眉睫的要求。

一方面,動力電池生產是碳排放大戶。根據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數據顯示,動力電池生產的碳排放範圍爲每千瓦時61—106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其中電池生產的上游部分(採礦、精煉等)爲每千瓦時59千克二氧化碳當量,而電池生產和組裝的碳排放在每千瓦時2—4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

另一方面,今年8月,歐盟《新電池法》開始正式生效。根據法規要求,自2024年7月起,進入歐盟市場的動力電池以及工業電池必須申報產品碳足跡,需要提供電池廠家信息、電池型號、原料(包括可再生部分)、電池碳足跡總量、電池不同生命週期的碳足跡、碳足跡等信息。

一场“闪击战”,难民破四万

自2027年起,動力電池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記錄電池製造商、材料成分、可回收物、碳足跡、供應鏈等信息。同時,到2027年7月要達到相關碳足跡的限值要求。

而在我國,今年1月,國家工信部等六部門印發《關於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提出支持建立鋰電等全生命週期溯源管理平臺,開展電池碳足跡覈算標準與方法研究,探索建立電池產品碳排放管理體系。

AMD Ryzen加持 戴尔推新Inspiron 17 5000笔记本

據業內人士介紹,對於電池企業而言,實現碳中和的主要途徑有四條——提升能效,降低能耗;擴大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購買使用綠電;減排量/碳匯交易。碳抵消只是最後的手段,“零碳”更要求工廠針對其生產、能耗、設備等進行管理提升與技術創新,從而盡其所能盡將溫室氣體排放降至最低。

库克失言:苹果受制裁,中国速度太快

Category Archives: 美食新聞

趙華林:變革不能一蹴而就 各種技術都有生存的權利

趙華林:變革不能一蹴而就 各種技術都有生存的權利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6月12日報道

好好基金平台25日上线!30岁且百万元以下买卖基金赚赔都零手续费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純黑色祭奠 小說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在經歷了多年的佈局與發展之後,已經來到了能源、技術、產品革新的重要階段,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技術也在這個過程中脫穎而出,然而,能源轉型不能一蹴而就,新能源相關政策制定更應考慮市場現實,多元化的技術發展路線也將成爲未來汽車產業發展主要方向。

爱上我的伯爵夫人(禾林漫画)

6月7日,“同行·善見·科學——中國新能源汽車多元發展論壇”在北京正式召開。本次論壇由寰球汽車主辦,並且邀請到了各級政府、協會專家、有關車企和產業鏈嘉賓一同到場,圍繞中國新能源汽車多元發展趨勢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會上,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碳中和綠色發展創新平臺主席、國際綠色經濟協會特約理事長趙華林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表示,“雙碳”是國家的重要戰略,是全人類的事情,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黨中央戰略部署。但是,在推動“雙碳”戰略穩步向前以及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充分認識到,產業變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汽車行業各方面作出系統性的安排,各種車輛各種技術可能都有他生存的權利。來到國家層面,也應充分考慮各個市場主體在市場當中的作用,爲多能源技術路線保駕護航。

许家印的3个孩子:长子获得23亿信托,小儿子被抓,女儿生活奢靡

以下爲嘉賓演講實錄:

本土剧女神晒出性感床照 男友视角直窥雪白美胸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我是在這個會場上可能汽車相對來講我是外行,儘管我們有一汽、二汽等等,我也監管過汽車,但是對汽車專業性來講可能是外行,那我今天應我們會議組織者說說汽車的發展,主要是從“雙碳”這麼個角度,就是“雙碳”政策下的汽車行業的發展。

给家长进行预防性侵教育很有必要

大家都知道我今天想講的這麼三個部分,簡單的說說,一個是綠色轉型發展和國家的“雙碳”戰略,第二個是“雙碳”領域的幾個熱點問題,第三個是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第一部分就是“雙碳”戰略。“雙碳”跟綠色發展基本上是差不多,那“雙碳”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經濟的變革,立足我國能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中和、碳達峰的行爲。現在國家剛剛大家講的非常好,正在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的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費,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的雙控制度,這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過去咱們國家實施的是能源總量和強度的控制,現在要逐步轉向碳雙控,那有很多了,現在低碳轉型交通領域低碳轉型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在這個過程當中要確保能源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能源不可能三角形,這個理論是說如果能源便宜、環保和充足的供應這三個不可能同時產生,所以我們在節能減排、“雙碳”戰略中一定要注重確保能源的安全,要安全降碳,另外國家正在搞碳排放統計核查制度,建立碳排放的交易市場,提升碳匯積極參與全球的氣候變化治理,大概是這樣的。

爲什麼現在國家把這個“雙碳”戰略提的這麼高的高度,大家看看第六次IPCC的評估報告,他是這麼說的,說現在氣候變化跟人類的活動或者是碳排放關係是豪不含糊的,就是人排放二氧化碳造成了氣候變化,另外這個變化是空前的,是過去沒有見過的,最近有人說我們要到本世紀(參數丨圖片)內看看能不能控制在工業革命的時候那個溫度平均增長2度以內或者是爭取到1.5度,那有的專家評估說可能在很短的時機內我們要突破這個界限,有的說可能要氣候平均溫度超過5度的情況,可能要佔到70%到80%,可能氣候變化可能是一個非常快的一個速度。還有一個就是氣候變暖對於氣候影響是前所未有的,我們今天看今天的溫度北京已經到了37度了,那高溫預警未來可能西部是比較適合人類生活的,東部是很難受的了。那現在IPCC的報告他就講,說是全球將全面進入了碳中和這麼一個時代,各個國家努力在本世紀中葉達到碳中和,大家看看這有一張表,大部分國家現在已經都是碳達峰,自然達峰狀態,我們2030年要達峰,碳中和大部分國家是2050年,本世紀中葉,我們是2060年,印度是2070年,那我們看排放的數據,就全球大概是現在碳排放每天1億噸,就記住這個數就差不多了,大致上每天1億噸,中國大概佔到三分之一,所以我們壓力碳減排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因爲你排放全球的三分之一你必須得要減排了。

靈能百分百(路人超能100)第3季

所以我們2021年能源消耗總量是52.4億噸標煤,十一五的時候只有十幾億噸,現在能源消耗是迅速上升,其他的數大家都知道我在這就不多講了,所以說聯合國秘書長說如果不行動就意味着死亡,他講這個話是非常的絕對,所以這上面就講了二氧化碳減排是必須要做的。看看碳中和的邏輯是什麼,排放那麼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把大氣搞熱了,或者是把氣候弄變化了,二氧化碳哪兒來的,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包括油、煤、氣等等,因此這個邏輯是非常簡單的,就是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就是碳中和最主要的途徑,中國未來碳中和不是說不讓使化石燃料,最終我們是80%使用可再生的不產生二氧化碳的這個燃料,然後20%是使用化石燃料作爲穩定和調峰的作用,那20%的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將用CCUS就是碳補劑或者是負碳技術去解決,用碳匯的辦法去解決,所以說實行“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這裡面有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等等。最重要的能源結構我們能源結構在調整過程當中爲什麼我們這個汽車要搞電動,所謂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大家知道新能源這個詞我們開始就有不同的見解,因爲你能源哪兒來的,你都是充電來的,充電過去都是燃煤來的,怎麼叫做新能源呢,所以這個電的新能源這個詞我們就延續下來了,他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呢,就是終端用能的電氣化是我們途徑,因爲我們用太陽能、風能發完電之後,我們汽車然後把這種太陽能和風能發的電轉變成動力,這個恐怕叫做新能源,國家終端用能的電氣化和清潔化是電力結構清潔化新型能源系統顯著的這麼一個特徵。

所以國家要加快建設新型的電力系統,這種新型的電力系統就是新能源佔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在這個地方的新能源是對的,也就是太陽能、風能爲主的包括水能還有其他的核能佔少部分的,這是較多新能源就不產生二氧化碳的。所以我們電動汽車他的電的來源他是不管你是新能源的電還是燃煤的電,反正他就是從那裡面充完電之後他開着就走了,所以有綠電有不是綠電,有新能源也有不是新能源的這個電,我認爲是這樣比較公正的,比較符合實際的。所以說這個地方有三個國家的“雙碳”目標,到2025年、2030年、2060年的時候,重點講的2060年就是碳中和的時候,我們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佔80%,大家記住這麼一個數就行了。所以說我們新能源電力系統調整是必須的。有這麼幾個典型的或者是幾個頂層的生態文明文件,有空大家去學習一下,一個就是國務院關於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意見,這個意見方方面面都有了,大家關注的不是很夠,第二個就是所謂的1+N裡面的1,就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碳達峰、碳中和的工作意見,第三個就是2030年的碳達峰的行動方案,這個行動方案裡大家要方方面面全部都有了,包括交通,包括什麼新能源汽車等,但是這個達峰方案裡面沒有達峰的數值,你們去看說2030年我們二氧化碳排放多少這個裡面沒有說,這個就是留有我們餘地,我們到時候看。

转生!太宰治

潘建伟院士:杨振宁回国后,对中国的物理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家看看發電,我們剛纔說我們新能源汽車是要有插電的也好、電樁也好,我們看看這個結構,去年我們新增裝機2億千瓦,同比增加了0.2千瓦,總的裝機已經達到了25.6億千瓦了,增速了7.8%,超過了能源裝機速度是超過GDP的,所以太陽能裝機超過了8000萬,那可再生能源的裝機達到了12.1億千瓦,超過了煤的裝機,所以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大家就是說我們可再生的能源超過了煤的裝機,所以還有其他的,但是跟大家說說現在我們太陽能、風能和水能,都有所增加,但是我們水電投入去年很慘,只有很少一部分,同比下降了80%,所以該開發的就開發的差不多了我們的水電,那新增的燃煤我們卻比前年增長了2%,可能今年要比去年增長了24%和66%,所以說這個也就是國家正在調整政策,我們這個節能減排非常重要,“雙碳”非常重要,但是我們要考慮我們國家的經濟承受能力,要安全降碳,所以新批准的燃煤電廠數量是在增加。今年結構是產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但是我們政策調整上更加符合現在經濟發展的狀況,沒有那麼絕對了,所以拉閘限電的現象我本人估計不會再有了,那種爲了“雙碳”而“雙碳”,不顧經濟發展的不切實際的有些地方做法就得到了糾正,我們電的保證也有了。

應對氣候變化我們取得的成就大概有這麼四個方面,第一個就是能源結構持續的優化,第二個就是二氧化碳排放說是得到有效的控制,意思說我們增加了速度在減少,扭轉了迅速增加的趨勢,主要就是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強度在下降,第三個就是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平穩有序運行,碳排放交易市場非常重要,那目前我們國家只有2000多個電廠參加了這個交易,所以這還不是一個完全的市場化這麼一個交易,隨着我們碳排放交易市場擴容,我們將逐步的使得碳排放或者是減碳經濟效益逐步顯現,最後一個就是適應氣候變化工作不斷深入,我們一個是要減緩氣候變化,第二個要適應,氣候已經在變化,我們要適應。

第二部分跟大家報告一下我們“雙碳”領域的幾個熱點,第一個就是碳排放這麼個交易,我們現在碳價還是比較低的,如果碳價向歐盟看齊的話,我們減排二氧化碳的經濟價值就出來了,另外還有碳匯,最後還有我們正在搞的這個CCUS,就是碳捕捉利用和封存,很多我們有幾個大的電廠電力公司,上百萬噸的這些項目都在運行當中。這個趨勢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趨勢,就是最近這個熱點是儲能發展的趨勢非常的快,快到什麼程度,快的速度是讓人家瞠目結舌了,我最近參加了幾個活動,各地都在建儲能或者是電池廠剪綵活動,特別的熱,那去年一年有數萬家的企業進入了儲能行業,融資超過100億,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去年再建的是前年的10倍,是去年的6倍,所以就今年再建的,這個速度快的不得了,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我們過去有個計劃,到2050年的時候是100GW,現在遠遠超過了,那2022年國家地方出臺新型的儲能設備政策600餘項,要求可再生能源項目必須配套10%到20%的儲能系統,這個是非常好的儲能上的非常快,因此有幾大痛點,上的這麼快有幾大痛點,第一個就是儲能的盈利模式不清楚,盈利模式沒有,第二個普遍的利用率不高,只有12.2%,就是說80%在閒置,這個事情值得我們要深思的。第三個有人估計可能未來3年會是我們淘汰之約就碰到了,我由此就想見大家都在拼命幹任何一件事的時候,這件事就可能很危險了,所以說就提醒大家重視儲能。

再跟大家說說邊界調節機制,這個是歐盟他議會通過了邊界調節機制,什麼意思,就是收邊界稅,就是進口稅,碳稅,這個碳稅從2026年開始徵收,明年開始就要申報進口的產品碳的排放清單,你是用的綠電還是用的其他的電,都要排放,都要申報,最後要徵收碳稅,這個是很麻煩的。所以說我認爲歐盟出臺這個碳稅是有因於世貿組織規定的,另外氣候變化公約裡我們也講要共同的但有區別的這麼一個原則,他這麼一徵收碳稅就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於氣候變化這個義務拉平了,所以說我們要提出我們的看法,但是可能現在看來還是要,他徵收我們可能要積極的去研究去面對採取我們的這麼一個措施。將來以後航空燃油稅包括汽車徵稅等等都在裡面正在考慮當中,正確處理好這麼幾個關係,就是降碳的關係,政府管控和市場機制,碳中和和碳達峰等等,“雙碳”這幾個思考大家看看就行了。所以說我們目前目標我們減的是碳減的不是能源,所以國家的幸福中國的美麗國家的強盛人民的幸福都要靠我們能源去支撐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家剛纔你們都是專家,有很多數據了,大概是700多萬輛了。

第三個部分我同意剛纔秘書長講的,在城裡開慣了新能源車之後就不大會再回來了,因爲我的司機他跟我講,新能源汽車真的是便宜,比燒油便宜多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所以你們都看看就行了。但是今年前四個月我們增速是40%,但是下滑了50%多,所以說這麼兩方面說的,比去年同期下滑了50%多,光看增速是不行的,去年增速是很高的,大家看看就行了。所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國家是非常重視的,在一個多月期間內國務院兩次召開會議,專門研究作爲拉動經濟解決鄉村振興的這個會議,一個是5月5號常務會議,就是通過了加快部署充電設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這麼一個意見,5月17號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就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這個意見裡講了很多,那6月2號就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在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這裡面有這麼幾點:第一個是要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我們前四個月好象有一些減免政策在退出,現在看來還要繼續;第二個是要佈置構建高質量的充電基礎設施,就是縣縣有充電站,鄉鄉有充電樁,盈利模式是什麼樣的,培養一批能夠管理經營農村充電設施的具有經濟循環或者是有經濟收益的這個系統,所以這是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未來農村下鄉新能源汽車下鄉將對我們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要穩定市場預期,優化消費環境,更大的釋放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潛力。

剛纔大家講我也認爲現在目前我們“雙碳”戰略是國家的戰略,是全人類的事情,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黨中央戰略部署,但是在這個“雙碳”戰略當中,在這個推廣新能源汽車當中,我們還要充分認識到這是一個時間比較長久的,需要我們各方面做出系統安排的不能一蹴而就的這麼一場變革,在這種變革當中各種車輛各種技術可能都有他生存的權利,都有他在歷史當中的貢獻,我們在國家出臺任何政策的時候,充分考慮各個市場主體在市場當中的作用,或者是說我們優惠政策能夠普惠那就更好了,預祝我們這個會議取得圓滿的成功,謝謝大家。

海信激光电视现身微博电视影响力盛典

Copyright © 2023 紹琬看書